**「再生醫學科技」為國家重要發展計畫。
**藉由課程整合,提供本校學生跨領域學習。
**培養第二專長,達到學用合一,成為具有『π型特質』之人才。
歡迎大學部、研究所同學修讀本學程,打造一個A+的學位,幫助自己畢業後不論求職、面談或參與學術進修甄試,都能從中脫穎而出!!
一、為與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再生醫學科技接軌,本學程整合既有醫療與教學資源,培育“再生醫療科技”專才。
二、發展應用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於再生醫學研究與醫療相關產業,並強化產學合作,以達專業學術與臨床應用、產業研發整合之跨領域學程開設最大目標。
三、提升我國在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等領域之研發能力,並有效加速提升「生技產業」,以增強我國經貿在國際上之競爭力。
四、配合「生物及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幹細胞與工程組織」發展。
五、本學分學程之課程規劃包括: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領域相關課程、先修課程、必修核心課程、選修等部份,希望藉由整合型規劃,提供跨科、跨系所學生更多學習機會。
一、學分認證(總計16學分)
1.先修課程(不計入學分)-分子或細胞生物2學分以上
2.必修核心課程(8學分):
(1)再生醫學技術(2學分)
(2)幹細胞技術(2學分)
(3)組織工程(3學分)
(4)實驗室實習(1學分)
3.選修(8學分):以下領域,每領域至少選修2學分。
A、臨床應用群(ex.轉譯醫學特論)
B、實驗動物群(ex.疾病動物模式)
C、生技產業群(ex.醫藥生技與產業概論)
D、生物資訊或統計方法群(ex.生物資訊學)
二、修讀本學分學程程序
1.修畢相關先修課程
2.同時完成紙本和線上申請
*線上申請:教務處首頁→(跨領域學分學程)→(再生醫學科技學分學程)→(我要申請)→〈立即前往申請〉→【跨領域學分學程申請系統】http://140.116.165.83/~ips/index.php
*紙本申請:臨醫所網頁下載紙本申請表https://icmmed.ncku.edu.tw/p/405-1113-243161,c13248.php?Lang=zh-tw
3.申請表經就讀系所主管簽章同意,繳交臨醫所所辦
4.經本學分學程委員會核准及召集人核章同意後,申請學生始得修讀本學分學程。
5.須修讀課程,以申請學年度及本所網頁公告為準,據此便於日後結業計算學分。
三、申請結業證書
1.修畢本學分學程規定之必修、必選與選修課程。
2.領取原申請書填妥已修畢課程。
3.檢送以下表單(正本與電子檔)送交(email)學分學程單位進行結業審核,製作及核發學分學程證明書。
(1)、「國立成功大學學分學程證明書申請表(在成大課務組跨領域學分學程網站(表單下載)處)。
(2)、學分學程課程學分彙整表。https://icmmed.ncku.edu.tw/var/file/113/1113/img/1694/264884698.pdf
(3)、歷年成績單
(4)、各科目課程大綱(中+英)
**學程課程的內容教材等請參校課程大綱網頁。**
**學程相關資料更新,請以臨醫所再生科技學分學程分頁網站為準。**
科目碼 | 科目名稱 | 選必修 | 學分 | 授課老師 | 課程說明 | 開課單位 | 先修課程 |
---|---|---|---|---|---|---|---|
S550420 | 細胞生物學特論(二) | 選修 | 2 | 王憶卿 | 113(2)先修2 | 臨醫所 | |
S571600 | 實驗動物學 | 選修 | 2 | 許育祥* | 113(2)實驗動物群 | 臨醫所 | |
S950211 | 分子細胞學(一) | 選修 | 2 | 江伯敏*蔡坤哲 | 114(1)先修 | 臨醫所 | |
S950221 | 分子細胞學(二) | 選修 | 2 | 蔡坤哲*江伯敏 | 113(2)先修1 | 臨醫所 | |
S952800 | 分子技術學 | 選修 | 2 | 沈延盛* | 114(1)C生技產業群 | 臨醫所 | |
S953220 | 高等儀器分析(二) | 選修 | 2 | 蔡坤哲*江伯敏 | 113(2)A臨床應用群A | 臨醫所 | |
S953401 | 轉譯醫學與臨床試驗特論 | 選修 | 2 | 呂佩融* | 113(2)A臨床應用群A | 臨醫所 | |
S953800 | 細胞免疫 | 選修 | 2 | 吳炳慶*熊彥傑 | 113(2)必修核心 | 臨醫所 | |
S953800 | 細胞免疫 | 選修 | 2 | 謝奇璋* | 113(2)B實驗動物群 | 臨醫所 | |
S954101 | 臨床研究資料分析與軟體實務 | 選修 | 2 | 林聖翔* | 113(2)D生物資訊與統計方法群D | 臨醫所 | |
S954800 | 再生醫學技術 | 選修 | 2 | 蔡坤哲 | 113(2)必修核心 | 臨醫所 | |
S955300 | 高等儀器分析(一) | 選修 | 2 | 蔡坤哲 | 114(1)必修核心 | 臨醫所 | |
S955400 | 臨床研究方法(二):研究設計與臨床應用 | 選修 | 2 | 林聖翔* | 113(2)D生物資訊或統計方法D | 臨醫所 | |
S955900 | 脊椎動物的再生醫學實驗模型 | 選修 | 2 | 修臥龍 | 113(2)B實驗動物群B | 臨醫所 | |
S956300 | 尖端生技醫療產業發展 | 選修 | 1 | 李宜珍* | 114(1)C生技產業群 | 臨醫所 | |
S960700 | 單株抗體的臨床運用-在癌症及免疫等疾病 | 選修 | 1 | 許育祥*蘇文彬 | 113(2)A臨床應用群A | 臨醫所 | |
S960800 | 生物技術特論(二) | 選修 | 1 | 陳芃潔* | 113(2)C生技產業群C | 臨醫所 | |
S961100 | 生物技術特論(三) | 選修 | 1 | 陳芃潔* | 114(1)C生技產業群C | 臨醫所 | |
S970701 | 腫瘤生物學 | 選修 | 2 | 沈延盛* | 114(1)A臨床應用群 | 臨醫所 | |
T160200 | 血管新生學 | 選修 | 2 | 吳梨華* | 113(2)A臨床應用學A | 臨醫所 |
國立成功大學「再生醫學科技學分學程」設置辦法
98 年 6 月 23 日本校 97 學年度第第 3 次校課程會議討論通過
102 年 3 月 20 日「再生醫學科技學分學程」跨領域學程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102 年 3 月 22 日本所 101 學年度第第 2 學期第 1 次所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102 年 3 月 27 日本所 101 學年度第第 2 學期第 1 次院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102 年 4 月 25 日本校 101 學年度第第 3 次校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106 年 10 月 31 日本校 106 學年度第 1 次校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108 年 10 月 18 日本校 108 學年度第 1 次校課程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成功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綜觀全球醫療發展趨勢,為培育具有再生醫學跨領域永續發展的人才,以及促進再生醫學之相關研究,與世界各國接軌,妥善運用本校之教學資源,依本校跨領域學分學程設置準則規定開設「再生醫學科技學分學程」(以下簡稱本學分學程)。
第二條 本學分學程屬跨校院所跨領域學分學程,包含本校醫學院與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相關系所籌設;為結合跨領域專業,得協調其他系所或學術單位加入。
第三條 本學分學程由臨床醫學所所長兼學程主任,並負責統籌執行本學程之各項事宜。
第四條 為釐定審議本學分學程之課程及協助發展推動事宜,設置學分學程小組,成員 5-9 人,由臨床醫學所所長及學分學程相關系所代表組成,臨床醫學所所長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召集人,委員任期 3 年。
第五條 本學分學程應修滿(畢)學分總數 19 學分。先修課程(不計入學分)。必修核心課程(11 學分)。選修(8 學分)。
第六條 本學分學程各課程之名稱與學分數,詳見每學年學分學程中心網頁之公告;如對於修習本學分學程課程認定有疑義時,得召開學分學程課程委員會討論之。
第七條 申請修習本學分學程學生,應通過本學分學程中心之審核,修滿本學分學程規定學分數且成績及格之學生,得檢具歷年成績單、課程大綱等相
關文件,向本學分學程中心申請核發本學分學程證明書,並經本學分學程委員會同意後核發之。
第八條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悉依相關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經校課程委員會通過後公告實施,修正時亦同。
設立單位 | 臨床醫學研究所 | ||
---|---|---|---|
主導學院 | 醫學院 | 計畫主持人 | 蘇文彬 |
召集人姓名 | 蘇文彬 | 召集人職稱 | 所長/教授 |
召集人電話 | 06-2353535#4252 | 召集人email | wpsu@mail.ncku.edu.tw |
姓名 | 單位 | 職稱 | 負責項目 | 電話 | |
---|---|---|---|---|---|
謝欣欣 | 臨床醫學所 | 專案工作人員 | 開設課程作業、申請、學程初審、召開學程會議、證書製作核發 | 2353535-3643 | z10411006@email.nck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