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 學程簡介

以成大既有之科學(Science )、 技術(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管理(Management) 的良好學術基礎上,建立以美感(Aesthetics) 為核心之跨領域美學與藝術(STEAM) 整合課程。藉此提昇成大學生對「藝術內涵的認知」及「藝術創作參與」的學習經驗。

本學程整合校內美學、藝術、設計類課程,並邀請業界專家及藝術家擔任實作課程講師,以『實作工作坊』為特色,強調『理論+實作』的核心理念,提供學生以基礎到進階由淺至深的學習歷程。

【課程架構】
本學程包含「素養課程」、「實作課程」及「統整課程」三類課程,依學程架構修畢15學分始取得學程證書。
1.素養課程:「藝術叩門、漫遊藝術可2擇1並搭配校內2門其他美學通識課」或是「藝術叩門與漫遊藝術及校內1門其他美學通識課」,合計6學分即可。
2.實作課程:學期間開設工作坊密集授課,分為表演、視覺、設計三類可互相搭配選修。共8學分。
3.統整課程:美學藝術生活實踐,共1學分。

學程學習地圖請閱(https://artcenter.ncku.edu.tw/p/405-1005-204059,c23553.php?Lang=zh-tw)

科目碼 科目名稱 選必修 學分 授課老師 課程說明 開課單位 先修課程
A914502藝術叩門 選修2
A918600戲劇與小說 選修2
A921500西洋音樂與文化 選修2
A92B600解碼台灣當代電影 選修2
A92B800三創與設計思維 選修2
A92D800資訊科技應用 選修2
A92E600藝術、設計與生活 選修2
A92E700音樂舞蹈戲劇 選修2
A92E800戲劇與電影 選修2
A92E900台灣傳統戲曲賞析 選修2
A92F000西方古典音樂 選修2
A92F100音樂文化導引 選修2
A92F300流行樂賞析與實務 選修2
A92G300劇場表演與創意 選修2
A92I000創新設計 選修2
A92J800藝術史與藝術批評 選修2
A92J900視覺藝術綜論實作實習:藝術與社區 選修4
A92K000設計藝術綜論實作實習:D立方工作坊 選修4
A92K100表演藝術綜論實作實習:肢體、聲音與扮妝 選修4
A92K500西洋藝術史 選修2
A92L900表演藝術綜論實作實習:音樂劇與流行歌 選修4
A92M000美學藝術生活實踐 選修1
A92M100視覺藝術綜論實作實習:形體與空間感知 選修4
A92M200設計藝術綜論實作實習 選修4
A92M400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選修2
A92Q100校園藝術導覽實務 選修2
A92U500漫遊藝術 選修2
A93D600藝術治療與情緒:理論與實作 選修2
A943100創意設計 選修2
A943700藝術史與藝術批評 選修2
A945600音樂概論 選修2
A945601音樂概論 選修2
A94A800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 選修2
A94A900社會設計的方案規劃與實踐 選修2
A913902音樂美術與都巿文化 必修2
A92N800表演藝術綜合實作 必修4
A92N900設計藝術綜合實作 必修4
A92O000視覺藝術綜合實作 必修4
A930401創意性工程設計 必修2
B320210台灣美術史(一) 必修2
B320220台灣美術史(二) 必修2
B325810法國文化與藝術史(一) 必修2
B325820法國文化與藝術史(二) 必修2
B339610法國文化與藝術史(一) 必修3
B339620法國文化與藝術史(二) 必修3
E144200創意性工程設計 必修2
E711600建築概論 必修2
E712900當代創作的思維與實踐 必修3
E722200西洋建築史 必修2
E732401近代建築史 必修2
E745300西洋音樂與文化 必修2
E746400老屋工作坊-壁體修繕 必修1
E746500老屋工作坊-屋頂修繕 必修1
F212400設計概論 必修2
F311200設計概論 必修2
FZ10100老屋美學 必修1
FZ20300視覺工作坊 必修2
B114700藝文展演策畫與實務 選修2
E740400音樂、美術與都市文化 選修2
FZ10100老屋美學 選修1
FZ20100設計工作坊-專案規劃 選修2
FZ20200設計工作坊—專業實踐 選修2
FZ20400表演藝術工作坊 選修2
FZ20500美學藝術生活實踐-寫作篇 選修1
FZ20700表演藝術工作坊—藝術實踐 選修2
FZ20800視覺工作坊—藝術實踐 選修2
FZ20900設計工作坊—建構桃花源 選修2
FZ21000聲音藝術工作坊 選修2
FZ21100表演藝術工作坊—美術與場景實作 選修2
FZ30100光影藝術裝置工作坊 選修1
K46E520台灣美術史專題研究(二) 選修3

(設置辦法網址: https://artcenter.ncku.edu.tw/p/405-1005-281236,c23547.php?Lang=zh-tw)

【「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設置辦法】

105年9月21日105學年度第1學期建築學系第1次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5年10月28日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105學年度第2 次院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5年11月21日國立成功大學105學年度第1次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6年8月23日第3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6年10月5日106學年度第1學期建築學系第2次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6年10月16日106學年度第1次規劃與設計學院院務會議通過
106年11月22日106學年度第1次校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6年12月29日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106學年第1次會議通過
106年8月23日第3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7年2月5日第5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7年04月02日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106學年度第4次院課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07年5月8日國立成功大學106學年度第2次課程委員會通過
108年10月17日108年第2學期第1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12年12月5日112學年第2學期第2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114年4月11日113學年第2學期第1次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委員會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設置辦法依據「成功大學跨領域學分學程設置準則」所訂定。

第二條 成立宗旨
以成大既有之良好學術基礎上,建立以藝術與美感為核心的跨域整合美學與藝術課程。藉此提昇學生對藝術內涵的認知及藝術實踐。

第三條 委員會設置
本學程屬跨學門學分學程,由本校藝術中心主任擔任學程召集人,設置「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委員會審議本學程之政策及相關業務,由召集人推薦本校相關系所代表五至七人擔任委員,召集人及藝術中心副主任為當然委員。委員任期兩年得連續聘任。

第四條 課程規劃及學分數
一、本學程課程架構分三個層次,強調「素養加實作」的課程核心理念。
二、本學程各課程之名稱與學分數,每學期開學前由藝術中心公告於網頁。
三、本學程包含基礎素養、實作課程及統整課程三類課程,各類所屬課程及選課規範請見學程課程地圖。學生需依照表內架構修畢至少15學分始取得學程證書。
(一)素養課程,共6學分:含藝術叩門與漫遊藝術至少一門。
(二)實作課程,共8學分:學期間開設工作坊密集授課,分為表演、視覺、設計三類可互相搭配選修。
(三)統整課程,共1學分:美學藝術生活實踐,提供學生完成藝術實踐。

第五條 修讀資格與人數限制
一、修讀資格:凡本校在學學生,事先於教務處跨領域學分學程網站申請即可修讀。
二、每學期招收人數與各課程其他修習條件由開課教師決定。

第六條 修讀辦法
一、修讀本學程之學生,依學校之規定收取學分費。
二、修滿本學程規定學分數(共計15學分)且成績及格之學生,得檢具歷年成績單,送藝術中心審核無誤後核發學程修業證書。
三、學生修習本學程之科目及學分數,由其主修系所認定應否計入主修系所畢業應修學分數。
四、學生每學期修習本學程科目學分,併同主修系所科目學分計入學期修習科目學分總數,其學分總數應依本校學則辦理。前項學分總數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本校規定退學標準者,應予退學。
五、修讀本學程學生,已符合主修系所畢業資格而尚未修滿學程規定之科目與學分者,得檢具相關證明,向藝術中心辦理保留學程修習資格,並向教務處申請延長修業年限,至多以二年為限。已通過學位考試之研究生,其延長之修業年限為至多二學期,且延長之學期應繳交規定之學雜費及修課學分費。前項申請延長修業年限之學生,其總修業年限仍應符合本校學則修業年限之規定。

第七條 附則
一、其它未盡規定事項,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
二、本辦法經學程委員會通過後公告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單位

設立單位藝術中心
主導學院規劃設計學院計畫主持人馬敏元
召集人姓名馬敏元召集人職稱藝術中心主任
召集人電話54319召集人emailmamy@mail.ncku.edu.tw

聯絡人

姓名單位職稱負責項目電話E-mail
何語珊藝術中心助理管理師處理學程行政事務50061yushanhe53@gs.ncku.edu.tw

申請流程說明

   流程說明下載

申請連結

   立即前往申請
版權所有 © 2025 國立成功大學|住址:70101 台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電話︰ (06)2757575 ext 50155|傳真: (06)2766411
服務時間: 週一 ~ 週五 08:00~17:00|Copyright © 2025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站建議使用1024×768解析度,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 em50150@email.ncku.edu.tw